单个键管理

在 《Redis 概述》 中我们已经介绍过 DELEXISTSEXPIRESCAN 的用法了,下面我们介绍其他比较重要的命令。

查看存储类型

TYPE

自1.0.0可用。

时间复杂度:O(1)。

语法:TYPE key
说明:

返回 key 所储存的值的类型。

返回值:

none (key不存在)

string (字符串)

list (列表)

set (集合)

zset (有序集)

hash (哈希表)

示例:
coderknock> OBJECT ENCODING zinterstoreTest
"ziplist"
coderknock> TYPE embstrKey
string
coderknock> TYPE setTest
zset
# 元素不存在
coderknock> TYPE nonKey
none

查看对象内部

OBJECT

自2.2.3可用。

时间复杂度:O(1)。

语法:OBJECT subcommand [arguments [arguments ...]]
说明:

OBJECT 命令允许从内部察看给定 key 的 Redis 对象。

它通常用在除错(debugging)或者了解为了节省空间而对 key 使用特殊编码的情况。

当将Redis用作缓存程序时,你也可以通过 OBJECT 命令中的信息,决定 key 的驱逐策略(eviction policies)。

OBJECT 命令有多个子命令:

  • OBJECT REFCOUNT <key> 返回给定 key 引用所储存的值的次数。此命令主要用于除错。

  • OBJECT ENCODING <key> 返回给定 key 所储存的值所使用的内部表示(representation)。

  • OBJECT IDLETIME <key> 返回给定 key 自储存以来的空闲时间(idle, 没有被读取也没有被写入),以秒为单位。

对象可以以多种方式编码:

  • 字符串可以被编码为 raw (一般字符串)或 int (为了节约内存,Redis 会将字符串表示的 64 位有符号整数编码为整数来进行储存)。

  • 列表可以被编码为 ziplistlinkedlistquicklistziplist 是为节约大小较小的列表空间而作的特殊表示。

  • 集合可以被编码为 intset 或者 hashtableintset 是只储存数字的小集合的特殊表示。

  • 哈希表可以编码为 ziplist 或者 hashtableziplist 是小哈希表的特殊表示。

  • 有序集合可以被编码为 ziplist 或者 skiplist 格式。 ziplist 用于表示小的有序集合,而 skiplist 则用于表示任何大小的有序集合。

假如你做了什么让 Redis 没办法再使用节省空间的编码时(比如将一个只有 1 个元素的集合扩展为一个有 100 万个元素的集合),特殊编码类型(specially encoded types)会自动转换成通用类型(general type)。

返回值:

REFCOUNTIDLETIME 返回数字。

ENCODING 返回相应的编码类型。

如果您尝试检查的对象不存在,则返回 nil

示例:
coderknock> OBJECT IDLETIME nonKey
(nil)
coderknock> OBJECT IDLETIME embstrKey
(integer) 2886
coderknock> OBJECT REFCOUNT embstrKey
(integer) 1
coderknock> OBJECT REFCOUNT setTest
(integer) 1
coderknock>

查看存储类型

RENAME

自1.0.0可用。
时间复杂度:O(1)。

语法:RENAME key newkey
说明:

key 改名为 newkey

keynewkey 相同,或者 key 不存在时,返回一个错误。

newkey 已经存在时, RENAME 命令将覆盖旧值。

返回值:

改名成功时提示 OK ,失败时候返回一个错误。

示例:
# 重命名不存在的 key 
coderknock> RENAME nonKey newNonKey
(error) ERR no such key
coderknock> RENAME setTest newSetTest
OK
coderknock>  RENAME newSetTest newSetTest
OK

为了防止被强行 RENAME ,Redis 提供了 RENAMENX 命令,确保只有 newKey 不存在时候才被覆盖。

RENAMENX

自1.0.0可用。

时间复杂度:O(1)。

语法:RENAMENX key newkey
说明:

当且仅当 newkey 不存在时,将 key 改名为 newkey

key 不存在时,返回一个错误。

返回值:

修改成功时,返回 1

如果 newkey 已经存在,返回 0

示例:
# 已经存在的就重命名不了了
coderknock>  RENAMENX newSetTest newSetTest
(integer) 0

在使用重命名命令时,有两点需要注意:

  • 由于重命名键期间会执行 DEL 命令删除旧的键,如果键对应的值比较大,会存在阻塞Redis的可能性,这点不要忽视。

  • 如果 RENAMERENAMENX 中的 keynewkey 如果是相同的,在 Redis3.2 和之前版本返回结果略有不同。

Redis3.2中会返回OK:

coderknock> rename key key
OK

Redis3.2 之前的版本会提示错误:

coderknock> rename key key
(error) ERR source and destination objects are the same

###随机返回一个键

#### RANDOMKEY

自1.0.0可用。

时间复杂度:O(1)。

语法:RANDOMKEY
说明:

从当前数据库中随机返回(不删除)一个 key 。值的类型。

返回值:

当数据库不为空时,返回一个 key

当数据库为空时,返回 nil

示例:
coderknock> RANDOMKEY
"ztest"
coderknock> RANDOMKEY
"testIntset"
# 数据库为空
coderknock> FLUSHDB  # 删除当前数据库所有 key
OK
coderknock> RANDOMKEY
(nil)

键过期

Redis 键过期处理之前介绍的 EXPIRE 命令外还有 EXPIREAT PEXPIRE PEXPIREAT PTTL PERSIST

如果过期时间为负值,键会立即被删除,犹如使用 DEL 命令一样。

对于字符串类型键,执行 SET 命令会去掉过期时间,这个问题很容易在开发中被忽视。

Redis 不支持二级数据结构(例如哈希、列表)内部元素的过期功能

SETEX 命令作为 SET + EXPIRE 的组合,不但是原子执行,同时减少了一次网络通讯的时间#### EXPIREAT

自1.2.0可用。

时间复杂度:O(1)。

语法:EXPIREAT key timestamp
说明:

EXPIREAT 的作用和 *EXPIRE* 类似,都用于为 key 设置生存时间。

不同在于 EXPIREAT 命令接受的时间参数是 UNIX 时间戳(unix timestamp)。

返回值:

如果生存时间设置成功,返回 1

key 不存在或没办法设置生存时间,返回 0

示例:
coderknock> EXPIREAT test 1497338910 # 2017/6/13 15:28:30 过期
(integer) 1
coderknock> EXPIREAT nonkey 1497338910
(integer) 0

#### PEXPIRE

自2.6.0可用。

时间复杂度:O(1)。

语法:PEXPIRE key milliseconds
说明:

这个命令和 EXPIRE 命令的作用类似,但是它以毫秒为单位设置 key 的生存时间,而不像 EXPIRE 命令那样,以秒为单位。

返回值:

设置成功,返回 1

key 不存在或设置失败,返回 0

示例:
coderknock> SET test "coderknock"
OK
# 这里设置的比较小需要一起输入这三个命令才能看出效果,或者时间设置的长些
coderknock> PEXPIRE test 1500
(integer) 1
coderknock> TTL test    # TTL 的返回值以秒为单位
(integer) 2
coderknock> PTTL test   # PTTL 可以给出准确的毫秒数
(integer) 1489

#### PEXPIREAT

自2.6.0可用。

时间复杂度:O(1)。

语法:PEXPIREAT key milliseconds-timestamp
说明:

这个命令和 EXPIREAT 命令类似,但它以毫秒为单位设置 key 的过期 unix 时间戳,而不是像 `EXPIREAT 那样,以秒为单位。

返回值:

如果生存时间设置成功,返回 1

key 不存在或没办法设置生存时间时,返回 0 。(查看 EXPIRE 命令获取更多信息)失败,返回 0

示例:
coderknock> PEXPIREAT test 1497338910000 # 2017/6/13 15:28:30 过期
(integer) 1
coderknock> PEXPIREAT nonkey 1497338910000
(integer) 0

#### PTTL

自2.6.0可用。

时间复杂度:O(1)。

语法:PTTL key
说明:

这个命令类似于 TTL 命令,但它以毫秒为单位返回 key 的剩余生存时间,而不是像 TTL 命令那样,以秒为单位。

返回值:

key 不存在时,返回 -2

key 存在但没有设置剩余生存时间时,返回 -1

否则,以毫秒为单位,返回 key 的剩余生存时间。

在 Redis 2.8 以前,当 key 不存在,或者 key 没有设置剩余生存时间时,命令都返回 -1

示例:
# 不存在的 key
coderknock> FLUSHDB
OK
coderknock> PTTL key
            (integer) -2

# key 存在,但没有设置剩余生存时间
coderknock> SET key value
OK
coderknock> PTTL key
            (integer) -1


# 有剩余生存时间的 key
coderknock> PEXPIRE key 10086
(integer) 1
coderknock> PTTL key
(integer) 6179

#### PERSIST

自2.2.0可用。

时间复杂度:O(1)。

语法:PERSIST key
说明:

移除给定 key 的生存时间,将这个 key 从『易失的』(带生存时间 key )转换成『持久的』(一个不带生存时间、永不过期的 key )。

返回值:

当生存时间移除成功时,返回 1 .

如果 key 不存在或 key 没有设置生存时间,返回 0

示例:
coderknock> SET test "coderknock"
OK
coderknock> EXPIRE test 1500
(integer) 1
coderknock> TTL test
(integer) 1494
coderknock> PERSIST test # 移除 key 的生存时间
(integer) 1
coderknock> TTL test
                    (integer) -1

迁移键功能非常重要,因为有时候我们只想把部分数据由一个 Redis 迁移到另一个 Redis(例如从生产环境迁移到测试环境),Redis 发展历程中提供了 MOVEDUMP + RESTOREMIGRATE 三组迁移键的方法,它们的实现方式以及使用的场景不太相同,下面分别介绍。

迁移键 MOVE 方式

MOVE

自1.0.0可用。

时间复杂度:O(1)。

语法:MOVE key db
说明:

将当前数据库的 key 移动到给定的数据库 db 当中。(Redis内部可以有多个数据库,彼此数据是相互隔离的)。

如果当前数据库(源数据库)和给定数据库(目标数据库)有相同名字的给定 key ,或者 key 不存在于当前数据库,那么 MOVE 没有任何效果。

因此,也可以利用这一特性,将 MOVE 当作锁(locking)原语(primitive)。

返回值:

移动成功返回 1 ,失败则返回 0

示例:
coderknock> SELECT 0 # 默认数据库就是 0 ,这里为了让大家更清晰
OK
coderknock> GET test
"a"
coderknock> MOVE test 1
(integer) 1
coderknock> GET test # MOVE 后本库的 test 键就被删除了
(nil)
coderknock> SELECT 1
OK
coderknock[1]> GET test
(nil)
coderknock[1]> GET test
"a"
coderknock[1]>  SET newTest db1
OK
coderknock[1]> SELECT 0
coderknock> SET newTest db0
OK
coderknock> MOVE newTest 1 # db 1 中有该键所以没有迁移成功
(integer) 0
coderknock> GET newTest    # db 0 中该键没有删除
"db0"
coderknock> SELECT 1
OK
coderknock[1]> GET newTest # db1 中 newTest也没有变化
"db1"

### 迁移键 DUMP + RESTORE

#### DUMP

自2.6.0可用。

时间复杂度:查找给定键的复杂度为 O(1) ,对键进行序列化的复杂度为 O(N*M) ,其中 N 是构成 key 的 Redis 对象的数量,而 M 则是这些对象的平均大小。

如果序列化的对象是比较小的字符串,那么复杂度为 O(1) 。

语法:DUMP key
说明:

序列化给定 key ,并返回被序列化的值,使用 *RESTORE* 命令可以将这个值反序列化为 Redis 键。

序列化生成的值有以下几个特点:

  • 它带有 64 位的校验和,用于检测错误, *RESTORE* 在进行反序列化之前会先检查校验和。

  • 值的编码格式和 RDB 文件保持一致。

  • RDB 版本会被编码在序列化值当中,如果因为 Redis 的版本不同造成 RDB 格式不兼容,那么 Redis 会拒绝对这个值进行反序列化操作。

序列化的值不包括任何生存时间信息。

返回值:

如果 key 不存在,那么返回 nil

否则,返回序列化之后的值。

示例:
coderknock> DUMP newSetTest
"\x0c\"\"\x00\x00\x00\x1f\x00\x00\x00\x06\x00\x00\x03one\x05\xf2\x02\x03two\x05\xf3\x02\x05three\a\xf4\xff\a\x00\xde\xde\xc5\xd8|\x84\xd6\xd0"

#### RESTORE

自2.6.0可用。

时间复杂度:查找给定键的复杂度为 O(1) ,对键进行反序列化的复杂度为 O(N*M) ,其中 N 是构成 key 的 Redis 对象的数量,而 M 则是这些对象的平均大小。

有序集合(sorted set)的反序列化复杂度为 O(NMlog(N)) ,因为有序集合每次插入的复杂度为 O(log(N)) 。

如果反序列化的对象是比较小的字符串,那么复杂度为 O(1) 。

语法:RESTORE key ttl serialized-value [REPLACE]
说明:

反序列化给定的序列化值,并将它和给定的 key 关联。

参数 ttl 以毫秒为单位为 key 设置生存时间;如果 ttl0 ,那么不设置生存时间。

RESTORE 在执行反序列化之前会先对序列化值的 RDB 版本和数据校验和进行检查,如果 RDB 版本不相同或者数据不完整的话,那么 RESTORE 会拒绝进行反序列化,并返回一个错误。

如果键 key 已经存在, 并且给定了 REPLACE 选项, 那么使用反序列化得出的值来代替键 key 原有的值; 相反地, 如果键 key 已经存在, 但是没有给定 REPLACE 选项, 那么命令返回一个错误。

更多信息可以参考 *DUMP* 命令。

返回值:

如果反序列化成功那么返回 OK ,否则返回一个错误。

示例
coderknock[1]> RESTORE restoreSet 0 "\x0c\"\"\x00\x00\x00\x1f\x00\x00\x00\x06\x00\x00\x03one\x05\xf2\x02\x03two\x05\xf3\x02\x05three\a\xf4\xff\a\x00\xde\xde\xc5\xd8|\x84\xd6\xd0"
OK
coderknock[1]> ZRANGE restoreSet 0 -1
1) "one"
2) "two"
3) "three"
coderknock[1]> SELECT 0
coderknock> RESTORE restoreSet 0 "\x0c\"\"\x00\x00\x00\x1f\x00\x00\x00\x06\x00\x00\x03one\x05\xf2\x02\x03two\x05\xf3\x02\x05three\a\xf4\xff\a\x00\xde\xde\xc5\xd8|\x84\xd6\xd0"
# 如果 key 已经存在但没有设置 REPLACE 会 报错
coderknock> RESTORE restoreSet 0 "\x0c\"\"\x00\x00\x00\x1f\x00\x00\x00\x06\x00\x00\x03one\x05\xf2\x02\x03two\x05\xf3\x02\x05three\a\xf4\xff\a\x00\xde\xde\xc5\xd8|\x84\xd6\xd0"
(error) BUSYKEY Target key name already exists.
coderknock>  SADD restoreSet 1 java # 这里修改下 restoreSet 中的值
coderknock>  RESTORE restoreSet 0 "\x0c\"\"\x00\x00\x00\x1f\x00\x00\x00\x06\x00\x00\x03one\x05\xf2\x02\x03two\x05\xf3\x02\x05three\a\xf4\xff\a\x00\xde\xde\xc5\xd8|\x84\xd6\xd0" REPLACE
OK
coderknock> ZRANGE restoreSet 0 -1
1) "one"
2) "two"
3) "three"
# 随便输一条序列化语句
coderknock> RESTORE test 0  "sui bian shu de"
(error) ERR DUMP payload version or checksum are wrong

整个迁移过程并非原子性的,而是通过客户端分步完成的。

迁移过程是开启了两个客户端连接,所以 DUMP 的结果不是在源 Redis 和目标 Redis 之间进行传输。

迁移键 MIGRATE

MIGRATE

自2.6.0可用。

时间复杂度:这个命令在源实例上实际执行 *DUMP* 命令和 *DEL* 命令,在目标实例执行 *RESTORE* 命令,查看以上命令的文档可以看到详细的复杂度说明。

key 数据在两个实例之间传输的复杂度为 O(N) 。

语法:MIGRATE host port key|"" destination-db timeout [COPY][REPLACE][KEYS key [key ...]]
说明:

host:目标Redis的IP地址 port:目标Redis的端口 timeout:迁移的超时时间(单位为毫秒)。

key 原子性地从当前实例传送到目标实例的指定数据库上,一旦传送成功, key 保证会出现在目标实例上,而当前实例上的 key 会被删除。

这个命令是一个原子操作,它在执行的时候会阻塞进行迁移的两个实例,直到以下任意结果发生:迁移成功,迁移失败,等待超时。

命令的内部实现是这样的:它在当前实例对给定 key 执行 DUMP 命令 ,将它序列化,然后传送到目标实例,目标实例再使用 RESTORE 对数据进行反序列化,并将反序列化所得的数据添加到数据库中;当前实例就像目标实例的客户端那样,只要看到 RESTORE 命令返回 OK ,它就会调用 DEL 删除自己数据库上的 key

timeout 参数以毫秒为格式,指定当前实例和目标实例进行沟通的最大间隔时间。这说明操作并不一定要在 timeout 毫秒内完成,只是说数据传送的时间不能超过这个 timeout 数。

MIGRATE 命令需要在给定的时间规定内完成 IO 操作。如果在传送数据时发生 IO 错误,或者达到了超时时间,那么命令会停止执行,并返回一个特殊的错误: IOERR

IOERR 出现时,有以下两种可能:

  • key 可能存在于两个实例

  • key 可能只存在于当前实例

唯一不可能发生的情况就是丢失 key ,因此,如果一个客户端执行 MIGRATE 命令,并且不幸遇上 IOERR 错误,那么这个客户端唯一要做的就是检查自己数据库上的 key 是否已经被正确地删除。

如果有其他错误发生,那么 MIGRATE 保证 key 只会出现在当前实例中。(当然,目标实例的给定数据库上可能有和 key 同名的键,不过这和 MIGRATE 命令没有关系)。

可选项:

  • COPY :不移除源实例上的 key

  • REPLACE :替换目标实例上已存在的 key

  • KEYS - 如果key参数是一个空字符串,命令将会转移 KEYS 选项后面的所有键(有关更多信息,请参阅上述部分)。

COPYREPLACE 仅在3.0及更高版本中可用。 KEYS 从 Redis 3.0.6 开始可用。

返回值:

迁移成功时返回 OK ,否则返回相应的错误。

示例:

我们需要再启动一个 Redis 或者使用远程 Redis(注意可访问性)

redis-server --port 6370

我们启动两个客户端,一个连接默认 6379 的 Redis 一个连接 刚启动的 6370 的Redis

redis-cli -p 6370 # 这里只是列出了连接 6370 的方法

下面示例中注意端口的变化:

# 在 6379 中添加数据
coderknock: 6379> SADD 1 java 2 go 3 python
(integer) 5
coderknock: 6379> SRANDMEMBER 1
"python"
coderknock: 6379> keys *
                1) "1"
coderknock: 6379> flushdb
OK
coderknock: 6379> SADD set java python go
(integer) 3
coderknock: 6379> SMEMBERS set
1) "python"
2) "java"
3) "go"
coderknock: 6379> ZADD zSet 100coderknock 20 www.coderknock
(integer) 2
coderknock: 6379> ZRANGE zSet 0 -1
1) "www.coderknock"
2) "coderknock"
coderknock: 6379> SET hellocoderknock
OK
coderknock: 6379> KEYS *
1) "zSet"
2) "set"
3) "hello"
# 在 6370 中添加数据
coderknock: 6370> SET db 6370
OK
coderknock: 6370> SET set a b c
(error) ERR syntax error
coderknock: 6370> SADD set a b c
(integer) 3
coderknock: 6370> KEYS *
                1) "set"
2) "db"
# 迁移一个 key
coderknock: 6379> MIGRATE 127.0.0.1 6370 hello 0 1000
OK
coderknock: 6379> GET hello # 当前的 Redis 中 hello 被删除了
(nil)
coderknock: 6370> GET hello # 6370 可以查到 hello 这个 key 了
"CoderKnock"
# 当使用 keys 参数时要求 key 必须是 空字符串(不能不设也不能设为其他)
coderknock: 6379>  MIGRATE 127.0.0.1 6370  0 1000 COPY KEYS ""
(error) ERR When using MIGRATE KEYS option, the key argument must be set to the empty string
coderknock: 6379> MIGRATE 127.0.0.1 6370 "zSet" 0 1000 COPY KEYS ""
(error) ERR When using MIGRATE KEYS option, the key argument must be set to the empty string
# 当输入的 keys 都不存在时返回 NOKEY
coderknock: 6379> MIGRATE 127.0.0.1 6370 ""  0 1000 COPY KEYS a
NOKEY
# 这里不能使用通配符,通配符会当做普通字符处理
coderknock: 6379>  MIGRATE 127.0.0.1 6370 ""  0 1000 COPY KEYS *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NOKEY
# 当目标库有相同 key 会报错
coderknock: 6379> MIGRATE 127.0.0.1 6370 ""  0 1000 COPY KEYS zSet set
(error) ERR Target instance replied with error: BUSYKEY Target key name already exists.
# 加入 REPLACE 参数正常 这里 KEYS 需要在参数列表最后 不然会将 COPY 等当做是一个 key
coderknock: 6379> MIGRATE 127.0.0.1 6370 ""  0 1000 COPY REPLACE KEYS zSet set
OK
# 使用了 COPY 所以当期库中数据没删除
coderknock: 6379> KEYS *
                1) "zSet"
2) "set"
# 6370 中数据被迁移
coderknock: 6370> KEYS *
                1) "set"
2) "hello"
3) "zSet"
4) "db"
# set 的数据被替换
coderknock: 6370> SMEMBERS set
1) "java"
2) "go"
3) "python"

MIGRATE 命令也是用于在 Redis 实例间进行数据迁移的,实际上 MIGRATE 命令就是将DUMPRESTOREDEL 三个命令进行组合,从而简化了操作流程。MIGRATE 命令具有原子性,而且从 Redis3.0.6 版本以后已经支持迁移多个键的功能,有效地提高了迁移效率。

遍历键

《Redis 概览》中的 KEYS 以及 SCAN

当需要遍历所有键时(例如检测过期或闲置时间、寻找大对象等), KEYS 是一个很有帮助的命令,例如想删除所有以 s 字符串开头的键,可以执行如下操作:

[coderknock ~]# redis-cli
coderknock> set s1 a
OK
coderknock> set s2 b
OK
coderknock> set s3 c
OK
coderknock> set a a
OK
    # 测试过程中发现 windows 版本无法这样操作
[coderknock ~]# redis-cli keys s* | xargs redis-cli del
(integer) 3

但是如果考虑到 Redis 的单线程架构就不那么美妙了,如果 Redis 包含了大量的键,执行 KEYS 命令很可能会造成 Redis 阻塞,所以一般建议不要在生产环境下使用 KEYS 命令。但有时候确实有遍历键的需求该怎么办,可以在以下三种情况使用:

  • 在一个不对外提供服务的Redis从节点上执行,这样不会阻塞到客户端的请求,但是会影响到主从复制。

  • 如果确认键值总数确实比较少,可以执行该命令。

  • 使用 SCAN 命令渐进式的遍历所有键,可以有效防止阻塞。

SCAN 的过程中如果有键的变化(增加、删除、修改),那么遍历效果可能会碰到如下问题:新增的键可能没有遍历到,遍历出了重复的键等情况,也就是说 SCAN 并不能保证完整的遍历出来所有的键,这些是我们在开发时需要考虑的。


拿客_三产
2.6k 声望147 粉丝